二手交易平台鏖战转转会跟闲鱼差距越来越大
《2016分享经济发展报告》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闲置市场规模达到4000亿元,预计未来两年该市场整体价值至少翻倍。面对万亿级的市场,二手交易市场正在形成阿里和58支持的闲鱼与腾讯各自为战的局面。随着两个平台在各方面的激烈竞争逐渐明朗,转转和闲鱼的差距也越来越大。
我们来看一组闲鱼PK转让的最新数据:知乎大数据监测显示,2017年9月,闲鱼以1655.5万的月活跃用户数排名第一,而转让的月活跃用户数为982.1万;在总运行时间上,闲鱼以15亿分钟远超回合的2.8亿分钟;从渗透率来看,闲鱼渗透率为3.05%,转鱼为1.29%,两者差距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
二手交易以丰富的商品品类和完善的信用交易体系为基础,而背靠大树好乘凉的闲鱼,无疑可以轻松与最大的电商平台淘宝形成先发优势。从商品的丰富程度来说,理论上“淘宝能卖多少东西,闲鱼就能交易多少东西”。对于用户来说,从淘宝买的东西,闲下来之后可以同时发布出来和阿里系的闲鱼交易,非常方便。闲鱼不仅可以利用淘宝的评价体系和推荐机制,向用户精准发送信息,还可以大大提高交易成功率;还可以通过阿里的芝麻信用和物流系统助推交易完成,大大提升了用户体验。
反观58,虽然比闲鱼更早涉足二手交易市场,却比闲鱼的诞生晚了整整一年才扭亏为盈。关键是58的主要优势是房产和招聘的信息发布,并没有淘宝那么完善的商品类目和交易体系,这注定了它有先天的基因缺陷。
而且,与Jiji.com合并后的58目前发展并不乐观,第一季度净亏损8220万美元,同比增长57%。但在房产、招聘、汽车领域,受到了垂直电商找房、前程无忧、汽车之家的夹击。多线上没有足够的金枪银弹把闲鱼打到底。
今年4月,58与腾讯达成协议,腾讯向58集团二手交易平台投资2亿美元。“冷冷”的姚劲波说,58同城不缺钱,只是想找一个合作的盟友。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与淘宝相比,亏损扩大的58同城在移动端对用户的控制力不同。微信似乎是解决信任和流量问题对抗闲鱼的唯一和最佳选择。
但即便如此,微信的加入也无法从根本上改变这场战争的格局,因为闲鱼并没有以鱼塘为标志的社区模式完成阿里系固有的社交短板,这样的闲鱼无疑是最厉害的。事实上,闲鱼从一开始就把自己定位为一个基于新生活方式的社区,而不是一个电商平台。闲鱼的鱼塘社区,一类是地理位置相近的聚集人群,另一类是兴趣相近的聚集用户。基于地理位置的社区可以快速重复交易,可以发展到线下市场;有兴趣爱好的社区可以交易私人时间,传授知识技能,扩大交易的丰富性。
虽然转转引入了微信的用户流量和信用体系,并在短时间内实现了快速发展,但很快就会遇到天花板。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二手交易商品可能和朋友融合的不好,甚至很多消费者都不想被朋友知道,更别说和朋友交易了。从这个角度来说,微信对成交额的推动作用并不大,引流作用很快就会耗尽。
现在“转转”的突出优势是,自营模式下的商品鉴定可以充分保证商品质量,减少信息不透明的问题。但问题是,这种重模式从回收到质检到交易到仓储物流都需要巨大的成本。而且二手交易品类太丰富,各方面都引入自营模式可能不太现实。另外,商品鉴定虽然有利于交易,但也削弱了用户的话语权和定价权。之前有客户投诉,自己的商品通过转移优势产品私自拆解,价值大打折扣。
在下半场的比赛中,闲鱼向3C类别的主阵地发起了进攻。今年10月,在芝麻信用的担保下,闲鱼率先尝试快速出售手机3C品类的信用。只要用户信用分超过600,在线估值下单后直接交钱。据闲鱼介绍,信用快卖规范了整个估值流程,大大简化了操作流程,增强了买卖双方交易的安全性。
另一方面,闲鱼准备在12月开放邀请品牌服装、租房的合作伙伴,围绕更快的卖货进行运营,促进二手市场交易的便利化。此外,闲鱼还投入了超过10亿元的淘宝、支付宝、闲鱼等资源作为支撑,未来将在100个城市开设真正的社区。这种线上线下的融合运营,很像马云提出的“新零售”的概念,只是在这方面没有什么进展。
闲鱼拥有淘宝赋予的品类和交易上的先发优势,并在中期发展中建立了全新的鱼塘社区模式,补足社交属性的短板,最终在后期发展中向3C品类和线下交易发起冲击。在挖掘空间和发展模式上,闲鱼无疑超越了游侠,从而拉大了两者之间的差距。
- 上一篇:网店转让平台:电商开店创业的好选择
- 下一篇:全国有品环境智能加盟店免费咨询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