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鱼”“转转”有风险二手交易需谨慎
随着共享经济时代的到来,二手交易成为一种时尚,“转转”、“闲鱼”等二手交易app也活跃在大众视野中。
近日,抚远法院立案庭遇到一起因“闲鱼”平台二手交易产生的互惠合同纠纷。大学生张喜欢网络游戏,平时热衷于收集各种游戏机。一天,张在“闲鱼”平台上看到一位网友发布了一款他心仪已久的任天堂SWITCH游戏机,并表示可以等价互换。张某通过平台与该网友取得联系,双方就互换对方游戏机达成口头互惠合同,约定张某用自己的一台游戏机与被告的任天堂SWITCH游戏机进行交换。当晚,张某按照约定将游戏机交付给网友。网友收到货后,拒绝按约定发货,将张拉黑。后来这个网友还在平台上卖了他送的游戏机。因为双方一直通过平台沟通,被拉黑后,张灿联系不上对方,对方真实信息不明。出于无奈,张灿只有选择向人民法院起诉。
抚远法院工作人员在了解了张某的诉求后,耐心细致地向张某解释了与本案相关的法律问题。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规定,“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二)有明确的被告;(三)有具体的请求、事实和理由;(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被诉人民法院管辖的。”其中,“确定被告人”是指能够辨认被告人,能够指定被告人,即有确定的住所等。可以区别于其他。本案中,张某仅知道该网友在“闲鱼”平台上的昵称和账号,而对对方的真实姓名、住址和电话号码一无所知,难以认定明确被告,无法立案。
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线下交易搬到了线上,传统的跳蚤市场也从街头“搬到”了网上。于是,出现了“闲鱼”等二手商品交易平台,通过这些平台,人们可以用相对划算的价格买到别人的二手商品。因此,很多年轻人选择在“闲鱼”等二手交易平台上“囤货”。这些app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交易方式带来的隐患也日益显现。
通过网络平台交易往往存在对商品信息了解不全、交易过程缺乏保障、发生纠纷后维权困难等问题。此外,二手交易平台规则不完善,相关部门监管存在漏洞。为避免上当受骗,用户应仔细甄别平台发布的交易信息,提高防范意识。
- 上一篇:广西内衣网店代理加盟欧诗雨以平实价格回馈消
- 下一篇:闲鱼上买二手车 定金不给退咋办
评论列表